xiaoshou.jpg
 超林
 枝素清
 生物抗病毒免疫调节基因药物-
 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
 “速生鸡”概念易误导消费者
 二聚氰胺是什么
 禁止使用的兽药汇总
 养殖户使用抗生素的十个误区(
 
2009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分析及其下半年预测
发布人:admin    发布时间:2009/8/18                 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2009年上半年,我国生猪市场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,在延续08年年末短暂的上涨行情后,再次进入下跌通道。09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变化令人揪心,一直在考研养猪人的心理底线,那么在短短的6个月里,我国生猪市场究竟发生如何变化,下半年又将如何运行?

  首先,对上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形势做一下分析。上班年我国生猪市场可以分如下几个阶段,第一阶段:春节前最后一搏。春节前夕我国生猪价格在逐渐远离“瘦肉精”阴霾影响后,由08年1月份11.9元/kg上涨到09年一月份13.41元/kg,涨幅达12.69%,生猪市场由亏损转为盈利;第二阶段:节日效应过后一路走低。其实春节前一周猪价已经开始回落,主要是屠宰企业陆续放假,生猪收购减少,生猪价格由2月初的13.24元/kg一直下跌到5月初的9.7元/kg,跌幅达26.74%。在如此大幅度下跌通道里,我国的养猪人可谓是伤透了心,预卖不能;第三阶段:启动预警,市场回暖。5月12日,发改委发出三级预警响应,猪粮比价跌破6:1,生猪价格跌破利润平衡点,在连续四周下跌后,6月13日发改委再次启动冻肉收储计划,为我国生猪上次注射了一支强心剂。

  其次,影响我国生猪走势因素分析。09年上半年我国生猪价格可谓是一路下滑,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:首先,产能过剩,据商务部公布数据显示,09年5月份存栏生猪45325万头,较上月下降0.36%,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880万头,较上月下跌0.86%。与我国公布的最低存栏数和基础母猪数相比,仍然高出10%左右,产能相对过剩;其次,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,下游消费市场相对萎缩,据了解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指数依旧处于较低水品,进一步说明我国近期下有消费市场较为低迷,很难带动上游产业的发展;再次,国际政策利于行业发展。对于冻肉收储褒贬不一,但是从6月份生猪市场价格行情来看,收储工作还是有利于行业发展,有利于生猪市场稳定。

  再次,国际环境对我国生猪市场的影响。虽然我国生猪出口数量有限,但是进口量却对我国生猪市场具有一定的冲击力。受“H1N1流感病毒影响,我国限制从美国等其他国家进口生猪产品,转为主要依靠国内市场供应,一方面我国生猪产业一的到较好的发展,对于出口港澳等地产品已得到较好的认可,虽然出口量有限,但是畜产品具有较低硬性需求系数,少量短暂的供给减少必然造成价格的上涨,这在国家冻肉收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认识。另外,由于流感影响,出口他国市场猪肉减少,尤其是日本韩国等市场的供给减少,除受”流感"影响外,主要是受国际警容危机的影响,减少或限制进口,以便保护和缓解财政赤字。再次,绿色贸易壁垒增强,由于受警容危机影响,各个国家为保护国内产业的发展,限制进口他国产品,以便更好的提高国家财政能力,俄罗斯在这一方面变现尤为突出,但由于海关存在漏洞,导致部分畜产品流入国内市场。

  那么,在结合上半年市场行情分析后,下半年我国生猪市场将会走向何方?

  首先,生猪价格震荡走稳已成定局。从当前生猪价格走势来看,我国生猪价格依旧变现较为稳定局面,局部地区出现小幅下滑趋势。一方面主要是受当前国家收储效应,导致价格短期内小幅上涨,另外,由于当期处于气温较高季节,猪肉消费量相对较低,导致价格难以一时上涨。后期随着气温的回落以及消费量的增加,必然导致后期价格的小幅上涨。

  其次,国际环境利于生猪产业的发展。从整个国际大环境来看,我国生猪产业处于较为有利地位,一方面,美国由于生产过剩导致屠宰母猪以便减少供给量,另外,欧盟国家由于供给相对稳定,同时消费量相对增加,导致价格相对走高,整体来讲,由于我国生猪产业受国家政府调控,后期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。

  再次,我国下半年投资会进一步增加,对拉动下游消费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,所以,下半年我国生猪市场不会变现的令人沮丧,短期内会出现小幅的回落后,再次上涨。还望养殖户把握市场行情,计算出自己的适宜出栏时间及出栏体重,以便规避市场风险。  摘自《中国养殖网》

 
返回  
 粉针系列
 水针系列
 饲料添加剂系列
 粉散剂系列
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
中国兽药信息网
猪e网
猪业科学
本公司微博
规模e猪
华北制药集团
中华兽药
中国养殖网
中国兽药信息网
 


   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华清街19号
   邮箱:
hydb@ncpc.com       冀ICP备08102052号
   销售电话:0311-85373888   85378350         

   技术电话:0311-85378388    85378389